近年來,我國保溫隔熱行業的產品結構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泡沫塑料類保溫隔熱材料所占比例逐年開始減少,硬質類保溫隔熱產品的比例逐年下降。我國保溫材料的未來趨勢呈現多元化如下:
1、防火保溫材料: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進程規模越來越超前,安全防火型的保溫材料已經被國家65號令明文規定,建筑物及高層多層建筑都必須要用A級防火的保溫材料。
2、輕質化:在同種材質下,保溫材料的密度越小,隔熱效果越好。此外,輕質化材料不會增加建筑維護結構的額外負擔,降低由于結構負荷過大而造成滲漏的可能性。
3、憎水性材料。憎水性以制品抵抗環境中水分的能力為指標,反映材料耐水滲透的能力。它的衡量是以規定流量和方式噴淋后,試樣中未透水部分的體積百分率來表示的。除少數有機泡沫塑料,大部分保溫隔熱材料的孔隙為半封閉型和連通型,這種結構通過本身吸水以及連通孔隙的毛細管滲透吸水,使整體吸水率提高。由于常溫下,水的導熱系數遠高于空氣的導熱系數,因此吸水后材料的導熱系數大大提高,隔熱效果降低。
4、綠色環保材料。近年來,粉煤灰、廢舊泡沫塑料等廢棄物在保溫隔熱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隨著對這些降解難度大、處理成本高的保溫材料的廢棄物大力開發,資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環境也因而大幅度改善。對這些廢棄物的處理處置上,國家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因此,以廢舊泡沫塑料為代表保溫隔熱材料將會有較大的價格優勢。同時在生產過程中,盡量減少生產能耗和污染物的排放,開發以植物纖維為主要原料的綠色環保材料,也將是保溫隔熱材料的發展趨勢。
5、發展新型的保溫材料也是一個研究的主要方向。產品的使用年限及產品的耐侯性是成為國家節能性產品的根本要素。所謂耐侯性就是將產品經過80至一百次高溫一次次淋水循環和30次至50次加熱——冷凍循環后,看看產品的試驗結果。未出現飾面層氣泡、空鼓、治水、裂縫的為合格產品,則抗沖擊性能達到10J。
6、無機保溫材料(例如復合硅酸鹽保溫材料、WW無網無機活性墻體保溫材料等)研究重點應放在減少生產過程中能源的消耗、限制灰塵和纖維的排放、減少黏結劑的用量。
有機保溫材料(例如聚苯乙烯泡沫保溫材料、聚氨酯泡沫等)研究重點應放在找出更合適的發泡劑以代替F11;改進材料的阻燃性能和降低材料的生產成本。
7、研制多功能復合保溫材料,提高產品的保溫效率和擴大產品的應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