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建筑房屋用的外墻外保溫和外墻內保溫技術,一些人可能對這方面的知識知之甚少,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我國便開始使用外墻內保溫技術,一直到21世紀的今天更多房屋使用的是外墻外保溫技術。對于這二者之間到底有什么不同,一起來了解下吧。
我國外墻內保溫技術最早始于80年代初,受制于材料、關鍵助劑、技術理念等因素的影響,房屋保溫主要集中于外墻內保溫。
而關于外墻外保溫技術的應用則是近十多年來的事情,隨著中國建筑節能工作的不斷推進,在學習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和理念的基礎上,我國也逐漸認識到外墻外保溫的技術優點,加強了外墻外保溫技術的研究開發工作。
由于政策導向的作用,國內由此涌現了多種采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外墻外保溫技術。與此同時,多種國外先進的外墻外保溫體系也開始傳播到中國,使得中國的外墻外保溫市場日益繁榮,外墻外保溫也正成為我國的影響重要的基本建筑節能技術。
1、外墻外保溫的概念
所謂外墻外保溫,指的是將高效保溫材料置于外墻主體結構外側的墻體,為外保溫復合外墻,這等于給整個建筑物加了層保護衣。
2、外墻外保溫的特點
(1)外保溫材料對主體結構有保護作用,室外氣候條件引起墻體內部較大的溫度變化,發生在外保溫層內,避免內部的主體結構產生大的溫度變化,使熱應力減少,壽命延長。
(2)有利于消除或減弱熱橋的影響,如果采用內保溫,熱橋問題就相當嚴重。
(3)主體結構在室內一側,由于蓄熱能力較強,對房間熱穩定性有利,可避免室溫出現較大波動。
(4)既有建筑采取外保溫進行改造施工時,可大大減少對住房的干擾。
(5)我國許多居民在分到住房后,多要重新進行裝修。在裝修中,內保溫層容易受到破壞,外保溫則可避免發生這種問題。
(6)外保溫可以取得很高的經濟效益。雖然外保溫每平方米造價比內保溫要高一些,但只要采取適當的技術,單位面積的造價可以高得不多。但由于比內保溫增加了使用面積1.8%-2%,實際上是使單位面積造價降低,加上節約能源及改善熱環境等好處,總的效益是十分顯著的。
1、外墻內保溫的概念
外墻內保溫即是指在外墻內保溫施工,是在外墻結構的內部加做保溫層。
2、外墻內保溫的特點
其優點:一是施工速度快,二是技術較成熟。
其缺點:首先是保溫層做在墻體內部,減少了商品房的使用面積;其次是影響居民的二次裝修,室內墻壁上掛不上裝飾畫之類的重物,且內墻懸掛和固定物件很容易破壞內保溫結構;再次是容易產生內墻體發霉等現象;最后,內保溫結構會導致內外墻出現兩個溫度場,形成溫差,外墻面的熱脹冷縮現象比內墻面變化大,這會給建筑物結構產生不穩定性,保溫層易出現裂縫。
關于房屋外墻外保溫和外墻內保溫的知識以及二者之間的不同之處相信對這方面技術感興趣的朋友一定也有所了解了,希望以上這些內容能對你有所幫助。